2015年9月,中国(上海)试点自由贸易区海外投资服务联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外商投资已进入3.0版本,以管理服务链的构建为中心。建立海外投资项目图书馆,资本基地和信息银行,建立企业海外投资保障体系,促进海外投资的逐步和国际一体化。

在
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1.0版为核心,突出了外商投资体制的审批和投资管理的便利性。第二阶段以金融改革为核心,实现海外投融资便利化。
最新数据显示,随着海外投资体系不断创新,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呈指数级增长。
在行业看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外商投资有三个优势。一是投资便利,FTA率先在全国实施海外投资记录管理。它简化了已经使用了几个月的多部门和多流程审批流程,并将其简化为“一个表单申请,一个申请”。企业将能够在三个工作日内获得记录证书。
二,融资设施,上海自由贸易区取消了对外资金的预审批,在自由贸易账户会计管理框架下,企业和各金融机构可以将自己从海外融入低成本资金。目前,多家银行通过自由贸易账户,经营和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并购提供融资服务。
三是模式创新,自由贸易区创新突破海上公路股权基金,电力公司全球潜在收购,拓展国际市场,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海外合作。同时,本地区金融机构也积极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包括内部证券贷款,跨境并购和项目贷款,跨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跨境投资启动,由六家下属单位建立海外投资服务联盟,如对外联合业务咨询,海外资金控制和长期股权投资。 3.0版意味着自由贸易将建立服务体系整个生命周期的海外投资,通过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顾问,评估机构,融资服务等专业力量的整合,促进海外投资项目,资金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实现政府,中介结构和企业的有效联系和信息共享。
为完善海外投资记录制度改革配套服务,加快海外投资促进体系建设,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完成了海外投资服务平台建设。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在线和离线实施境外投资服务,并建立专门机构,为自由贸易区内的“走出去”企业提供全程服务,提供“海外企业全业务流程关闭业务”。据介绍,原有企业需要购买这些服务。现在海外投资服务平台整合了相关的服务提供商,并根据投资企业的需求进行双向配对,服务是免费的。此外,该平台还吸引了一些海外协会和外国机构提供有关海外投资环境,项目和其他方面的信息。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的投资发展迅速。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海外投资额达20亿美元,2005年达到120亿美元,2010年达到590亿美元。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额达到870亿8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7.6%,占全球全年直接投资总额的6.3%,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规划,显然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改革和对外建设建立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它包括基于海外投资企业备案制度的管理体系,海外项目备案制度,加强海外投资后的管理和服务,支持各类自贸区投资者开展各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随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了相关配套法规。它包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投资项目记录管理办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外投资和创业企业记录管理”方法“等等。海外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创业企业分别规定了两套海外投资自贸区备案管理办法,自由贸易区管理委员会也是企业境外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启动的备案机构。企业。
2013年12月2日,为加大对自由贸易区实际经济发展和跨境投融资的资金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上海)金融支持的意见。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改革方向:创新自贸区专项账户监管体系,探索投融资便利,扩大人民币跨境,深化外汇管理改革。
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型经济的“试验场”,首先突破了现有的海外投资管理体制,将自由贸易区的外商投资从审批制度转变为准备系统。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促进了相关跨境融资活动的发展,提高了对外投融资的便利性。
如果您对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设立公司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